文章发出之后,许多朋友在后台留言,表示深有共鸣。同时,也有几位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:
是不是获取信息和资讯时,都要以“有没有用”为标准?那如果暂时对自己的工作、生活没有实质帮助的,是不是就应该放弃?这样会不会过于“实用主义”?
其实这样说,是有点理解偏差了。
我在那篇文章里强调的,不是“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用”,而是“以我为主”。
什么是以我为主呢?简单来说,可以分成下面三类:
我感兴趣的,愿意去深入了解的;
恰好可以解决某个问题或疑惑的;
对实际生活和工作有帮助的。
这里面,最重要的,其实是第一点。
只有你真正感兴趣,愿意去深入了解、分析、思考的东西,才是真正有价值的。
进一步说,也只有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,你才愿意去打开、阅读。否则,如果只是觉得“将来可能有用”的话,它的下场很可能就是,躺在你的收藏列表里积灰,永远被你遗忘。
生命如此短暂,我们的时间精力也是极其有限的,为什么不用在更加重要、更加有价值的事物上面?
那么,如何才能做到,对获取和收藏的信息进行高效地利用,避免信息的冗余和过载?
最简单的方式,就是坚持“日事日清”:
每天收集、获取到的内容,争取在当天之内将它们消化利用完毕,尽量不要延误。一延误,就很容易造成冗余。
当然,实际应用中,很多人做不到“每天”。那可以自己调整一下时间范围,像我自己,就是以每周为一个周期。每周都会定期拨出一段时间用来检视:
- 这周获取了什么样的信息?如何将他们变成自己的知识?
- 这周有些什么新的点子和创意?它们可以如何运用?
- 这周获得了什么新的渠道?它们能提供什么样的内容?可以在什么场合下使用?
- 这些有些什么新的短期目标?它们可以如何安排和规划?
- ……
具体来说,我会采取如下的方法:
一、将信息的收集和吸收分开
大多数信息过载以及时间的滥用,都来自于一种情况:就是你在获取信息的时候,无休止地点着“下一篇”、“下一条”,迷失在互联网为编织的信息网络之中。
因此,将信息的收集和吸收分开,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。
一方面,这会迫使你对信息进行审视、观察,只有保证感兴趣、有价值的信息,才会进行收集。
另一方面,通过每周的定期检视和吸收,又会反作用于信息的收集——如果你觉得这周的信息太多了,没法有效利用,那下一周开始,是不是就可以稍微节制一下?
二、精简自己的信息渠道
对于我来说,无论是下APP、关注公众号,或者收藏新网站,都会设定一个期限:
如果在期限之内,我仍然觉得这个渠道不能给予我足够的价值,那我就会把它清掉,不再占用自己的认知资源。
我有一个习惯,当新关注了一个公众号,会置顶一段时间:如果在这段时间内,它推送的文章都很难引起我的兴趣,那我就会取关,反之则取消置顶,将它留下来。
借由这个过程,让自己关注的渠道“流动”起来,对它们进行观察、管理、筛选,只留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。
这样,可以迫使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真正有用的渠道上面,减少注意力的分散。
三、建立自己的信息收集流程
简而言之,就是使用合适的工具,建立一套流程,让自己在看到有价值的信息时,可以及时、高效地将其收集起来,再统一进行消化吸收。
谈一谈第三点吧。
我主要关注两类信息的收集。
一是自己想到的点子、创意、想法,以及想去的地方、想做的事、想体验的活动,诸如此类。
二是从外界获取的信息。比如公众号的文章,新闻客户端的内容,书上和杂志读到的片段。
前者的话,我习惯使用印象笔记。
很多人会将印象笔记用来做文摘,收集文章,但这样其实会导致它变得臃肿。对我来说,用印象笔记来收集碎片化的文字、照片、录音,是比较便捷和高效的用法。而且同步也很方便。
如果你的内容以纯文字为主,也可以试试Simplenote,有段时间使用率非常高。无缝同步,支持Markdown,缺点是无法保存图片。
后者的话,我之前用过一系列“稍后阅读”APP,比如Instapaper、Pocket,以及前段时间特别火的Raindrop.io。
大抵就是这样:
对于碎片时间想到的内容,用印象笔记做记录;
对于手机和电脑浏览时看到的优质内容,收藏起来;
然后,到每周的检视时间,再用Onenote做整理和内化。
这也一来,就可以保证对所有获取到的信息,都能进行有效的利用。